雖然同是科研人員出身,同是2012年中國創新創意大賽的一等獎獲得者,以新型複合材料碳纖維吸引風投眼球的王浩靜和以兒童心臟瓣膜技術打動了眾多評委的金磊,經歷了不同的發展困境。
  前者曾經談投資談到“心灰意冷”,自己的技術創新不入煤老闆們的“法眼”;後者宣稱自己的企業“從來不差錢”,卻被卡在監管部門的審批上,眼睜睜看著外企一點點蠶食中國市場。
  在參賽的將近4000只隊伍中,王浩靜和金磊屬於挺到最後為數不多的勝出者。“這個比例有一定代表性,但不能完全代表現實中科技成果實現轉化的成功率。”王浩靜告訴記者,“不過,這也是中國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
  在4月23日舉行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創新驅動發展座談會上,這個話題依然被與會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代表頻頻提起。放棄了優厚的待遇和優越的科研條件,最終選擇創業的金磊坐在會場的角落裡,靜靜聽著人們的發言。每當有人講到自己的心坎兒上,這位創業進入第15個年頭、頭髮有些發白的科技工作者,緊鎖的眉頭才稍稍有些舒展。
  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最具有朝氣、最富有活力的,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主力軍、生力軍
  在這場以“青年科技工作者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座談會上,金磊是少數幾位已經從青年走向中老年的與會者。
  15年前,他在他的博士生導師朱曉東院士的多次邀請和鼓勵下,放棄了美國的優厚物質待遇,賣掉美國的房子和車子回國創業。他在長城腳下創辦佰仁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填補了我國生物心臟瓣膜技術方面的空白,成為世界上擁有牛心包生物心臟瓣膜自主核心技術的兩三家公司之一。
  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留學國外的科技工作者選擇像金磊這樣回國發展。一份數據顯示,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3年年底,中國共有各類出國人員305.86萬人,現在144.45萬選擇回國,其中有72.83%的人選擇回國創新創業。
  “從這個趨勢來看,大量在海外留學的青年人才現在已經找到了自己努力發展的方向,認為中國目前是他們施展才華很重要的舞臺。”科技部信息中心主任胡曉軍表示。
  38歲的李學龍是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3年前,他放棄了英國倫敦大學的終身教職,選擇回國投身科研事業,雖然年輕,卻已是國際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領域有著重要影響的中國學者之一。
  國外的科研經歷,讓他在對比中看到了中國科研環境的巨大變化。回國前,他在倫敦大學時還需要去學生實驗室里,用一大堆學生的機器算一些結果。而回國後,當有需要時,他可以“直接去買設備,拿了五台回去”。
  “只有我們國家現在對科研人才這麼重視。”李學龍說,“現在軟件、硬件環境都很好了,最缺的是創新。”
  2012年7月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首次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並將其明確寫入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
  “我們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最具有朝氣、最富有活力的,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主力軍、生力軍。”科技部信息中心主任胡曉軍指出。他表示,青年和創新在歷史上從來就有天然的聯繫。實踐證明,代表我們國家原創科技的技術發明獎,大部分主要由青年科技工作者完成。
  在西安光機所大概40個人中,李學龍稱自己是團隊里年齡最大的。出席座談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2004年便以卓越的科研工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據瞭解,中國科研經費將近7000多億元,在全世界排在第二,中國的專利也是全球排在第二的。但同時,中國的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非常低。教育部《中國高校知識產權報告(2010)》統計,中國高校的專利轉化率普遍低於5%。2013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中國經濟年會”上透露,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只有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
  再不鬆綁,中國創造就要胎死腹中了
  面對這麼多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很多中國人常常自問:“中國能不能誕生喬布斯?”但後面往往跟著一個悲觀的回答,就是誕生了,能否生存下來也難說。
  金磊“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即將停產了,生物心臟瓣膜在中國的相關部門一批就是五六年沒有結果。
  有的即便是獲得了國家相關資質證書,但是把科技成果在各地申報物價,還要走上“漫長的一段路”。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程京就曾遇到這樣的難題。 “這是給科技創新開綠燈呢,還是敲喪鐘?” 他很納悶,“對一個高科技企業來講,它花三五年研發,花三五年等,再等,它就死了。”
  “再不鬆綁,中國創造就要胎死腹中了。”致力於搭建科技人員與企業之間對接平臺的中科網董事長張立福有些著急。
  “創新本質就是要實現經濟增長。”胡曉軍說。他指出,要從過去的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驅動轉變為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勞動者素質全面提高,需要管理的創新和制度的創新,同時經濟社會發展要演變為通過全社會的知識不斷積累、創造和應用,實現國民財富的增長和國民福利的實現。
  據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法律與知識產權部總經理張雪紅介紹,我國在第一代、第二代移動通信發展過程中,我們的企業採取了跟隨策略,儘管我們國家擁有全球最大的網絡規模和用戶規模,可是我們民族工信產業的發展卻始終受制於人,市場占有率微乎其微。而第三代、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制定機遇來臨時,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標準參與國際標準的角逐,進而帶動了民族產業全體突破,使得無線移動通信成為我們少數幾個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行業話語權的工業領域之一。
  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會影響到一代人
  像李學龍一樣,很多70後成長的年代,科學家是理想中的首選職業。
  “但是我感覺科技工作者的地位跟三十年、五十年以前比起來好象也沒有太大的提高。”有人感嘆說,“我是說從群體選擇這些方面,願意當明星的人很多,願意一夜成名的人很多,主動選擇當科學家的人,至少在青少年中有這樣理想的人比較少。”
  隨著青年科技工作者創新驅動發展座談會舉行,首屆“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活動”同時啟動。據介紹,該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和全國青聯指導,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和中國青年報社共同主辦,中科網協辦。活動將通過舉辦一系列座談會、展示會和分享會等,團結、凝聚和發現一批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為當代青年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積極促進青年投身創新驅動發展。
  胡曉軍對最美科技工作者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在建設我們創新國家征途中,要尋找那些具有濃烈愛國情懷、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堅韌不拔地行進在探索科學知識、推動技術創新道路上,並且已經取得優異成績的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為全社會年輕人樹立標桿,並且以此為契機營造一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良好社會氛圍。
  最美科技工作者身上應有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讓歸國創業的金磊特別認同:“追求財富是一個企業家的最重要的目標,但是沒了使命感和責任感,就變成了一臺生錢機器”。
  另一位創業的科技工作者陳繼鋒眼中的“最美”科技工作者,最需具備的能力是有真正的客戶意識,懂得市場需求,還有就是要有韌勁,漠視一切困難。
  鄧中翰院士想起了自己讀書時的故事。“當時我就是一張白紙,正是參加挑戰杯使我瞄準了一個點,這個方向引導我從大學到研究生,到硅谷做科研,特別是回國以後持續創新,能夠在這個方向繼續發展。”他說,“我想這樣一些工作、這樣一些活動對於青年來說影響是一輩子的,尋訪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也會影響到一代人。”  (原標題:別讓科技之美真的“不勝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j53njbd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